顧涯庚主任親書
“義診是,醫生在不收任何費用的前提下,義務為有需求的普通百姓診斷疾病并提出治療意見。
“義診”,在當下已經不是什么新鮮時尚的名字了!不管在什么年代,有醫德的醫生(大夫)都會以“行善積德”為宗旨,用自己的醫術去為百姓“義務看病”,送醫送藥,免費診治病人,這種看病的形式盡管不同,有的集中設點、有的走街竄巷、有的深入家庭或走進敬老院,孤兒院服務都是一個目的“幫助貧困人員”,解決這一群體無錢治病,幫助他們因疾病給他們帶來貧困與痛苦。
在當今社會,不僅是私人診所,街道衛生所,民營醫院甚至公立三甲醫院都在推行各種類型的“義診”。在形式、規模、檔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,有時利用周末、節假日人員比較集中時段組織“大型義診活動”。這些做法確實給百姓與許多有需求的人帶來了許多方便與實惠,解決了百姓一部分“看病難,看病貴”的問題。
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西醫結合全科醫生,由于從醫五、六十年有一定的臨床經驗,對常見病多發病,疑難雜癥的治療上積累了自己獨到的防治方法,所以比較受歡迎。為了把這些方法奉獻給百姓,實現我從小立志為窮人看病的夙愿,所以我從退休的第一天開始就走上“義診”之路……
退休17年來,我深入全市各社區、敬老院、日料所、殘疾、孤老有行動不便的家庭開展義診,在各地開展防治病講座并在網上發文及講課服務百姓,解答咨詢。
在這漫長的義診路上,“遇到的艱辛”許多人并不會體會得到。自己也70多歲了,身體上也患有嚴重的“房顫、腦梗、血壓、血糖、血脂、尿酸不穩定”,有時年老體能上,思維上跟不上,有時病人較多,累得走不動路,吃不下飯是常事!最大的難以忍受是“被誤解為賺錢”與“為了出名”,甚至還有病人,家人,親友的不理解。有些時候,我自己也會問自己義診到底為什么?
但這些沖擊,都沒有壓垮我,我的義診路還在繼續,今后還會出現想像不到的艱辛,但我一定會堅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!直到我無法堅持為止......
許多人以為“義診”是一件快樂而輕松的事情,或者是做做玩玩的事情,如果你這樣想,那一定是錯了。
任何一件事情,如果你要做好,一定要付出代價,一定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與奮斗,把所有的一切都做到“極致”……不然,你就不可能做好!
“義診”也一樣。義診的對象是千千萬萬基層群眾,普通百姓,他們的健康問題很大,這是我17年義診后得到的“答案”。也是我17年義診后的“深刻體會”。普通百姓,特別是城郊邊緣地區,從事農業勞動以及體力勞動的這些百姓,他們收入低、文化程度低、勞動強度高、吃苦耐勞性好、健康意識差,往往把錢看得很重,把健康與金錢的位置放倒了,不到“萬不得已"的時候,他們是不會主動到醫院去看病的。這些人最希望市區醫院醫生到他們那里去“義診”。
每次到東山、西山去義診的時候,一般找我個人義診的人數就會有七、八十人,而且要求也很高,問得很仔細,每次這樣的義診,我一天下來,回到家里時,累得往往走路都走不動了。一到家,什么都不想做了,倒頭就睡,有時晚飯也不起來吃了,一覺睡到天亮……這種情況只有自己心里知道,與誰可以去說?說了,也白說。因為你是成年人,“義診”是你自愿的,累了去說,有意義嗎?
任何一件事情,無論是好,是壞,到了群眾嘴里就可能“眾說紛紜”。這本來就很正常,所以當你自己決定開展“義診”這項工作就應當作好這樣的準備:不在乎別人怎么看,怎么說,你只能一直朝前走,不回頭。因為你沒有“退路”,除非你當初不做。
“不忘初心!始終如一!”初心不變是我能堅持在義診路上行走17年的動力!
有人問我,為什么走這樣一條路?
我的回答是:人生意義!人生價值。
看完顧主任的這篇文章,感受頗多。腦海里浮現的是70多歲的老人家,無論是毒辣的太陽還是刺骨的冷風,都堅持在戶外一整天,就是為了堅持自己“為窮人看病”的初心。對于年輕人來說,義診都是一個很累的事情,更何況本可以頤養天年的他!他這是拋開了自我,成就他人!
義診之路有多艱辛,苦與淚或許只有自己知道。顧主任與蘇州東吳中西醫結合醫院都是一樣的,我們不奢求所有人的理解,只要群眾能真真切切得到了幫助,看到每一個接受義診之后的笑臉,我們就滿足了!
公益
我們一直在路上;
我們的宗旨是
全心全意為患者!
也對風雨無阻服務患者的顧涯庚主任
表以最誠摯的感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