鑒于癌癥對人類的巨大危害,以及癌癥治療的世界疑難性,自1995年,中國抗癌協會發起了全國腫瘤宣傳防治周活動,定為每年的4月15日~21日為全國的腫瘤宣傳防治周,簡稱4.15腫瘤宣傳防治周。旨在宣傳防癌抗癌,消除有關癌癥的謠言,傳播正確的癌癥防治知識等。
這周是全國第25個腫瘤防治宣傳周
主題是“科學抗癌,預防先行”
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“胃癌”
胃癌已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發病率居消化系統腫瘤之首。相比歐美人,中國人的胃受傷機率更高,更易被胃癌盯上。但胃癌是可防可治的,只要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治愈率可達90%。
胃癌的癥狀有哪些?
早期的胃癌患者,往往沒有明顯癥狀,或者只有上腹部不適、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、食欲減退、飽脹、噯氣,少數可能會有黑便或嘔血。而一旦癥狀較明顯,往往說明胃癌已進入中晚期,主要表現為:不明原因的逐漸消瘦、貧血、低蛋白血癥、浮腫,可出現持續性上腹痛,有嘔血及黑便等。胃息肉、慢性萎縮性胃炎、殘胃是患胃癌的高危因素,胃癌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、多水平、多階段的發展過程。
哪些是胃癌的高危人群?
有腫瘤家族史
在兩三代的親屬中,有得過消化系統腫瘤或者其他腫瘤,其得胃癌的機率就會更高。應對方法是:比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提前10年左右,做專業的腫瘤篩查,針對胃癌應做胃鏡檢查,每隔3年做一次,具體可根據醫生建議。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為55歲,那么在40歲時就應做第一次胃鏡檢查。
不良的生活習慣
長期吸煙、飲酒,特別愛吃燙食、腌制和燒烤食物、高鹽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,這些習慣會對胃造成較嚴重的損傷,應及時調整。
有胃潰瘍、慢性胃炎等胃病的患者
患有這些疾病的人要積極治療,防止疾病進展,并定期去醫院復查。
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關系有多大?
幽門螺旋桿菌是人類至今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,它與某種類型的胃癌有一定相關性。如果查出幽門螺旋桿菌是陽性,且合并有慢性胃疾病,如慢性胃炎、胃潰瘍等,將來患上胃癌的風險較高,應及時清除。不僅本人應清除,家人也應及時檢查,同時清除。據報道,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使胃癌發生風險減低39%。
胃癌診斷的“金標準”
胃癌診斷的金標準就是病理檢查,任何檢查目前來看都是不能代替病理檢查的,在胃癌診斷上,相對于癥狀、體征、影像學檢查等輔助檢查、臨床經驗等,臨床醫生更信任也更傾向于病理檢查,而胃癌診斷里,首當其沖的就是胃鏡病理檢查。
當做胃鏡的時候,如果醫生懷疑胃癌,或者不排除惡性可能的時候,就會把病灶組織鉗取一部分,然后通過病理學染色處理,放到顯微鏡下去看,看細胞的形態、結構等,以此來診斷,當有不確定的情況時,又可以采用免疫組化來進一步確認。這個過程一般要數天才能出結果,但是一旦結果出來基本就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檢查結果,通俗的說病理結果說你是惡性你就是惡性的,說你良性的你就是良性的,是最有力度的良惡性鑒別的檢查項目之一。
胃癌的預防很重要
1、健康飲食,降低風險
少吃或不吃腌制、不吃霉變的食物、不吸煙、少飲酒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有規律進餐。避免不定時定量進食、避免暴飲暴食、不吃過熱、過燙飲食,不過快進食,不吃過咸食物,養成細嚼慢咽的良好飲食習慣。不吃過期及變質的食物,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,防止飲用水的污染。
2、心態樂觀,勞逸結合
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、內分泌失調,體內代謝紊亂,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。因此注意自身調節、保持樂觀的心態,勞逸結合,不要過度疲勞。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,使機體免疫及神經系統保持良好的狀態。
3、規律生活,加強體育鍛煉
早睡早起,勞逸結合。積極運動,增強體質。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,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,能有效抑制癌癥的發生。
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
(1) 胃癌高危人群應做到定期胃鏡檢查,預防胃癌的發生。
高危人群:年齡在四十歲以上,有反復上消化道癥狀,診斷不明者;患有胃癌前疾病,如萎縮性胃炎,經久不愈的胃潰瘍,胃息肉,手術后殘胃,惡性貧血;胃鏡檢查發現胃粘膜上皮出現胃癌前病變者,包括異型增生及不完全性大腸型腸上皮化生等;有胃癌家族史者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盡早根治,有助于降低胃癌的發生。
(2)有以下表現的人群也應及時就診
以往沒有明顯胃部疼痛的人,近期內出現反復胃痛;原因不明且比較頑固的消化不良癥狀:食欲下降、食后腹部飽脹及不適感、返酸、噯氣,同時伴有體重下降或貧血;既往雖有胃痛,但近來疼痛強度、性質、發作規律改變,之前治療有效的藥物變得效果欠佳或無效。